1948年9月配资盈利网,山东战局发生重大转折。随着潍县、兖州等战略要地相继被解放军攻克,济南这座千年古城已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作为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枢纽,济南不仅是拱卫徐州的天然屏障,更是牵制山东兵团的关键据点。国民党守军深知其战略价值,调集重兵构筑坚固防御体系,誓死固守。面对敌军重兵防守,山东兵团经过周密部署,决定对济南发起总攻。
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方案,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与渤海纵队组成东线攻击集团,负责肃清济南东郊外围据点,为后续攻城作战扫清障碍。9月16日战役打响后,两支部队密切配合,先后攻克牛王庄、茂岭山等战略要地,经过四天激战,于9月20日成功推进至济南城下。次日,9纵率先对外城发起攻击,渤海纵队则在东南方向展开助攻,形成钳形攻势。
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审时度势,精心部署攻城部队:以装备精良的11师担任主攻,从花园庄方向实施突破;7师作为预备队随时待命支援;同时派出3团控制菜市庄要道,切断敌军退路;骑兵团则在沙河一线设伏,严防敌军向东突围。9月22日黄昏,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,9纵与渤海纵队集中火力对外城墙实施猛烈炮击。在密集炮火覆盖下,坚固的城墙被炸开四道巨大缺口,攻城部队随即从多个方向发起冲锋。
11师17团在花园庄东北侧率先发起强攻。至当晚20时,当9纵已突破城防向纵深发展时,11师仍未能取得突破。袁也烈当机立断,调整部署:令11师改从9纵突破口入城,原阵地交由7师接防。7师2团继续在花园庄实施佯攻,牵制敌军注意力。入城后,11师迅速向纵深推进。18团沿青龙大街猛攻,将守军逐步逼退至东北方向。在内城东门附近,18团遭遇敌军一个加强连依托碉堡的顽强阻击。危急时刻,5连班长刘克礼挺身而出,在机枪掩护下率突击小组抵近碉堡,用集束手榴弹成功摧毁敌火力点,为部队开辟前进通道。
展开剩余70%9月23日拂晓,11师主力已推进至前坡街、静居寺一带。眼见大势已去,花园庄守军仓皇撤退。7师师长曾旭清抓住战机,立即命令2团占领花园庄,并以火力压制永靖门守军。至正午时分,外城残敌基本肃清,11师转向内城进攻,肃清残敌任务交由7师完成。
根据最新作战计划,渤海纵队需配合9纵攻取内城,主力直插大明湖夺取历下亭,同时分兵进攻齐川门,切断敌军北逃退路。袁也烈据此调整部署:18团配属3门山炮,在巽利门北侧建立阵地;7师1团携3门山炮主攻齐川门;2团担任预备队;纵队主力作为9纵战略预备队。
9月23日18时,总攻开始。数百门火炮齐鸣,内城顿时陷入火海。炮火延伸后,突击部队借烟雾掩护发起冲锋。18团1营爆破组率先越过护城河,清除前沿障碍。经彻夜战,9纵27师于24日凌晨4时突破城防,18团随即扩大战果。在突破口争夺战中,2连连长赵秉华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,最终巩固了突破口。
与此同时,17团副团长王世延率部强渡护城河,通过云梯登城,与守军展开惨烈白刃战。夺取城墙后,3营继续向齐川门推进,遭遇全美械装备的敌15旅顽强抵抗。关键时刻,9连班长李景胜创造战场奇迹:带领全班在五分钟内投掷250枚手榴弹,摧毁敌防御体系。在追击中,李景胜单枪匹马夺取敌机枪阵地,俘虏十余名敌军。
7师在曾旭清师长亲自指挥下,1团、2团相继登城。至11时,1团与17团3营在齐川门会师,完全控制该要地。随后部队兵分两路:一路沿城墙扫荡残敌;一路沿大明湖北岸向西推进。
24日下午,各部队向大明湖方向合围。18团在秋柳院街再歼敌一个连,继而攻占敌保安司令部,经数小时激战俘敌700余人。19团一路突破敌火力封锁,最终占领历下亭。7师在十字街战斗中,2团班长许中秋连续爆破两个碉堡,为部队打开通道。至夜幕降临,解放军已完全控制大明湖周边区域,守军残部在历下亭缴械投降,济南战役取得最终胜利。
在这场历时八昼夜的攻坚战中,渤海纵队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,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特长,以灵活战术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,为济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各部队在巷战、爆破、登城等作战中涌现出大批战斗模范,创造了诸多经典战例,为我军城市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